1933年深秋,曹禺的《雷雨》在清华园诞生

2006-11-14 00:03 阅读(?)评论(0)
 

万家宝(曹禺)

   30年代校园戏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然是曹禺。他原名万家宝,1930年由天津南开大学转学来清华,入外国语文系二年级,攻读西洋文学,兼读英、法、德、俄四国语言,但有所侧重。曹禺在青少年时代即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,他是天津“南开新剧团”中最积极的成员之一。

   他的这些经历,使他甫入清华便成为清华“剧坛”的核心人物。入学不久,他被选为“清华戏剧社”的社长,很快又使清华戏剧由复苏而达到了新的繁荣。1936年,清华校刊上曾这样描述过校内戏剧发展的概况:“戏剧在清华,不但有悠久的历史,还开过黄金灿烂的花,从《五奎桥》的序文里,你可以看到洪深先生在清华做学生时代演剧的情形。李健吾先生在清华时,便开始组织剧社,演出《少奶奶的扇子》。万家宝先生来校时,排演易卜生的娜拉,使清华戏剧的空气突形浓厚起来。”

  万家宝当选“清华戏剧社”社长后,便全面负起组织者、导演和演员多方面的责任。这从下面一段校刊报道中也可见一斑:“清华戏剧社自新社长万君家宝就职以来,工作进行甚力,十一月十四日,请王文显先生讲美国演剧情形,十一月十五日曾介绍曦社来校演剧,结果皆甚圆满,据闻该社公开讲演,每月举行一次,计划中本年将再举行两次,拟请温德、赵元任两先生分别担任讲演。”

  据曹禺回忆,他写《雷雨》是在南开读书时就动了念头的,即所谓“从下种到结出果实,大约有五年”。那时他已有了数年的编、导、演的经历,接触了不少中外好戏,虽然眼界开阔了,舞台实践和编剧经验也丰富了一些,“但我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,豪雨狂落几阵,却立刻渗透干尽,又干亢燠闷起来。”于是他开始日夜摸索,“醒着或梦着,像是眺望时有时无朦胧的幻影。……猛古丁地眼前居然从石岩缝里生出一枝葱绿的嫩芽——我要写戏。”

  “十月怀胎”,大约用去他五年的时间;而一旦分娩,则仅用了他三个月的时间。《雷雨》脱稿于1933年8月,即万家宝毕业前夕,郑秀女士后来详细地回忆了他写这部巨著的过程:

  “每晨,当我们在阅览室坐下,他打开稿件纸袋,取出《雷雨》的手稿和素材,只见张张稿纸上画满了红、蓝色的杆杆道道和修改的字句时,就知道头天夜晚他又开夜车了,有时是整宿整夜修改叙文和对话。关键的对话,他就对着一面挂镜,独自对镜模拟剧中人不同的口吻和声调(男女老幼角色兼有),一遍、两遍乃至几十遍,不满意,就一改再改,直至自己认为较为满意为止。”

  《雷雨》从1933年6月开始写起,到7月底拟出初稿,8月底改定。1933年深秋,后来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话剧剧本《雷雨》在清华园诞生了。当时曹禺是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研究生。

  据曹禺本人说,《雷雨》写成后,他并未想发表,而只是“心中充满了劳作的幸福”。1934年,他经友人介绍,结识了刚从法国归来的巴金。巴金十分赏识他的才华,便于该年春,从其创办的《文学季刊》第二期起,陆续刊登了《雷雨》的四幕剧本及序言、尾声。同年年底,由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公演,受到旅日侨胞和日本文艺界的欢迎和好评。1935年初,《雷雨》由旅法文化人唐槐秋先生组成的中国旅行团在天津日租界首次演出,大受欢迎,连演十数场,盛况空前。其后该剧团先后在国内各大城市相继演出百余场,经久不衰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7-08-13 14:25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